73岁的李爷爷患有慢性心衰,最近总是说累,呼吸急,走一点路就上气不接下气,尿也明显减少了,晚上躺不下,一趟就气短,而且眼看着腿也肿了起来,家人紧急带着李爷爷来日照心脏病医院心衰门诊就诊,沟通得知李爷爷觉得没必要吃那么多药了,自己擅自停药,经检查后李爷爷心衰恶化,幸亏家人及时带李爷爷诊治,不然后果很严重。
心衰(心力衰竭的简称)被称为“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”,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,其死亡风险居高不下,同恶性肿瘤相当。很多心衰患者虽住院期间调整良好,但出院后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、没有按规定服药或有症状时不及时就诊,导致严重心力衰竭需要抢救和再住院,心衰是慢性进展性疾病,发作一次加重一次,因此,心衰病人需要长期治疗、科学管理及随访,同时自我管理对避免病情加重及再住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为了更好的回归社会,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,心衰患者出院后要做好自我管理,勿入以下雷区:
感染是引起心力衰竭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, 包括呼吸系统的感染如肺炎、心脏内膜的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,而又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高发。
感染除了发热、心率增快等加重了心脏负担之外,感染的病原菌等释放毒性因子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,使其收缩力减退。
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,要减少外出,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,同时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。若发生呼吸道感染,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。感冒、腹泻、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。
暴饮暴食增加心脏的负担,进食后血液聚集至胃肠道而减少心肌供血,一旦发生腹泻,因大量丢失体液,全身血循环量减少,血液浓缩黏稠,又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,因而会产生胸闷气急、头昏脑胀、精神恍惚、肠胃不适等症状。
同时腹泻也会导致电解质的丢失,如血钾的降低,从而引发心律失常,使病情雪上加霜。
心力衰竭要保养,日常饮食要恰当。少量多餐,每日可分为4-5次进食;限制钠盐,尤其要减少腌制、熏制的食品;适当限制蛋白质及热量摄入,以易消化的鱼肉为佳;供给充足的维生素,水果及蔬菜多样化。
另外建议喝水使用带刻度的水杯,小便使用带刻度的量杯,这样可以较好的了解自己每天的入量与出量。
准备一台体重秤,每天监测体重,体重监测结果是利尿剂使用是否合适的最简单的评判指标。每日的称重需保持在早晨,排尿后、进食之前进行。用相同的秤、穿同样的衣服测量体重。如果您发现体重持续增加(如2天内增加4斤),或是体重减轻并感到头晕,请与医生联系。
心律失常既是心力衰竭的原因,也是心力衰竭的诱因。
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、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都可诱发心衰,常见的有房颤,严重的有室速、室颤,快速及杂乱无章的心率可使得心脏往外排血能力急剧下降。
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,会使得病情急转直下。
虽然心律失常完全预防发生有时非常困难,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,减少发生率。
预防诱发因素:
一旦确诊后患者往往高度紧张、焦虑、忧郁,这种紧张的情绪会使得快速型心律失常不易控制,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,精神放松,不过度紧张。
平时做好自我监测:
自备带心跳监测的血压计,可规律监测每日的心跳次数,另外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,比如感觉心慌、心跳过快或头晕等情况,可自摸脉搏,感受其节律是否规律,计数心跳次数能大概做到心中有数,以确定是否应该及时就医。
心力衰竭属于一种慢性疾病,长期服药是一辈子需坚持的“事业”。
那么不按医嘱服药,具体会有哪些危害呢?
有许多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长期吃药,产生了厌烦情绪,总想少吃药、不吃药,有的干脆自行停药,结果导致心衰加重、复发,甚至导致死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
心衰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服药,坚持治疗,家属可作为监督提醒患者按时服药,切不可擅自停药、减药或换药,如有需求应到医院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。
吸烟、饮酒、浓茶、咖啡、过度体力活动、排便时过度用力、情绪过于激动、作息不规律等,这些情况容易导致心率加快、心脏负担增加,使心脏排血能力下降,引起胸闷、气短、喘憋等心力衰竭表现。
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戒烟、戒酒,合理膳食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愤怒、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心衰加重的重要原因,保持心态平衡,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、个体化的锻炼,保持大便通畅,排便费劲时应用药物辅助通便,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非常多,有些可能防不胜防,但是也有很多是可以自我掌控的,心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,要把心衰预防一点一滴的渗透到生活中,如果能做好以上几点,避免误入心衰雷区,疾病复发及再住院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了。
Previous article:心梗打120来得及吗?到底要等救护车还是直接送医院?
Next article:约惠女神节|“美丽”专属福利来咯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