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卒中(俗称“中风”)具有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“四高”特点。经循证医学证实卒中康复是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,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,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,减轻功能上的残疾,节约社会资源。
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,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,提高日常生活能力,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,回归社会。规范的康复流程和康复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,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、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开始阶段每天至少45min的康复训练,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,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。
脑卒中卧床期应将患者摆放于良肢位:鼓励患侧卧位,适当健侧卧位,尽可能少采用仰卧位,应尽量避免半卧位,保持正确的坐姿。
脑卒中卧床期患者应尽早在帮助下渐进性地进行体位转移训练,并注意安全性问题。
脑卒中卧床期患者应坚持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,注意保护患侧肢体避免机械性损伤。
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快离床,借助器械进行站立、步行康复训练。病情稳定指生命体征平稳,且48h内病情无进展。
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积极进行抗重力肌训练、患侧下肢负重支撑训练、患侧下肢迈步训练及站立重心转移训练,以尽早获得基本步行能力。
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/日照心脏病医院脑科中心负责人,副主任医师,山东省社会办医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副会长,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委员。
具有丰富的神经科学临床经验,擅长各类颅脑显微及神经介入手术以及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。对脑外伤后意识障碍、精神心理障碍、认知功能障碍、吞咽障碍、语言障碍、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,成立了脑外伤后意识障碍、认知障碍、神经康复的专业团队。出版专著多部,发表论文10余篇。
Previous article:关羽扮演者心梗去世!心梗发生前有这些征兆,希望更多人知道!
Next article:市直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现已全面启动,日照心脏病医院多重保障为您健康保驾护航